近年来,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移风易俗作为乡村振兴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健全机制、创新载体、示范带动,推动陈规陋习破冰除弊,让文明新风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包谷垴乡包谷垴社区威宁寨开展移风易俗宣讲(资料图)。
为有效推进移风易俗,巧家县坚持党建引领,构建起“县级统筹、乡镇主抓、村组落实”的工作格局,印发整治大操大办推进移风易俗“典型引路”示范创建工作方案,各乡镇(街道)积极响应。包谷垴乡包谷垴社区威宁寨自然村通过党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制定了村民“公约”,成立“乡风文明理事会”,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东坪镇严格执行红白喜事报备制度,接受全程监督管理。如今,巧家县各村(社区)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完成村规民约修订,并由老党员、乡贤组成监督队伍,为移风易俗工作提供了“硬约束”保障。
在宣传教育方面,巧家县突出“线上+线下”一体化宣传模式,线上利用多媒体平台宣传先进典型和做法,同时广播滚动播放相关内容;线下抓住传统节日节点,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发挥“镇村干部+红白理事会成员+党员代表+支客师”4支宣讲队作用,利用“道德讲堂”、村民小组会、党员大会等平台,结合典型案例开展“零距离”宣传,引导群众算清经济账、人情账,切实减轻群众负担。
玉屏街道花园社区开展移风易俗宣传(资料图)。
在奖惩机制建设上,东坪镇将移风易俗与“积分超市”挂钩,建立积分管理奖惩机制,村民遵守规定获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实现群众思想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转变,同时培育选树先进典型,营造良好风气;茂租镇建立曝光惩戒制度,对违反婚丧操办事宜的事主进行惩戒教育;包谷垴乡通过定期评比曝光不文明行为,宣扬先进典型;马树镇推行“白事”简办,开展“移风易俗最美家庭”评选活动,激励群众主动践行新风尚;药山镇组建“一条龙”服务队,推出“节俭套餐”,提供“一站式”上门服务;老店镇通过强化党建统领、深化村民自治、做实监督引导等举措,推动文明新风落地生根……
如今的巧家,移风易俗的新风正气正不断升腾,城乡社会风气明显改善,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巧家县将持续深化工作举措,不断完善长效机制,推动文明新风为乡村振兴和社会发展注入强大精神动力。(完)(颜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