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4 06/07 09:43:50
来源:云南日报

云南玉溪:寻觅文化印迹 品味时代变迁

字体:

纺织染绣展区。

  沿着玉溪市大营街幸福小镇农贸市场的台阶拾级而上,承载着大营街街道几代人生活记忆的汇溪记忆展览馆映入眼帘。踏入展览馆,旧时的街景错落有致,行走间来到纺织染绣展区,仿佛穿过时光隧道来到20世纪初的玉溪,彼时的街头,小贩的吆喝声和运送货物的马蹄声萦绕耳畔,行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一段辉煌繁荣的纺织业贸易历史浮现眼前。

  “曾经,作为玉溪农村副业的手工织布较突出。玉溪土布产量在云南省最高,年销10支粗纱1.6万大件,年产土布420万匹以上,土布的弥足珍贵源于我们民族的智慧,民族的才有价值、才有魅力。”在汇溪记忆展览馆的纺织展区,布展者陈宝贵介绍。在陈宝贵旁边,还原纺、织、染、绣4个步骤的展品顺次摆放,完好保留至今的老式织布机揭开尘封往事,让人找回百年前的古老记忆。

  玉溪古称“新兴州”。据《玉溪市志资料选刊》记载,民国初年,新兴姑娘能纺善绣的美名在滇中流传,民间盛行“民妇素勤纺织”之风,新兴州生产的土布平整光滑细腻、紧密耐用,色彩大众化且不易脱色,曾经备受消费者喜爱。玉溪土布一直延续着祖上留下来的织布方式,全手工完成。那时,织布工序繁多精细,先得用棉花纺成线,再经浆纱、打筒、梳理、挽纱等多道工序,才能织成一匹布。

  后来,因受到洋货冲击,玉溪土布面临生存问题。昆明主营土布的铺子“大道生”把目光投向玉溪,把相关原材料和织布机送到工人家中,让他们在家中生产,使得玉溪土布这种质量优良且不易掉色的布料成为极具代表性的地方特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成了“抢手货”。如今,土布已消失在人们眼中,但汇溪记忆展览馆通过还原旧时街上的行当集市,生动详实地展现了汇溪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也给新时代玉溪人了解过去提供了窗口。

  汇溪记忆展览馆总面积6000平方米,共12个展区,文物展品共4000余件。展览馆在2023年年底开放后,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感受历史、品味文化,在为乡村注入文化活力的同时,也为推动玉溪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提供了支撑。

  “走在这里唤醒了我小时候的记忆,更由此见证了新时代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样的展览馆意义非凡。”已在大营街街道生活60余年的老人师秀仙在参观汇溪记忆展览馆时如是说。(记者 王璐瑶 浦美玲)

【纠错】 【责任编辑:刘云】